珠海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0月31日,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计划处汤军方副处长带队对珠海机场蓝天保卫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第二轮检查。督查组重点检查了首轮督查中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及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借助本次督查工作的机会,发现珠海机场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在业内推广的工作经验与模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民航局及民航中南局关于打赢民航蓝天保卫战工作计划要求,珠海市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联合驻场单位积极开展珠海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按计划推进车辆尾气达标改造、油改电、充电桩建设、桥载设备及其智能监测平台建设等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推广使用新能源设备和车辆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民航局“蓝天保卫战”的工作要求,目前在珠海机场飞行区共布置了4个充电桩,满足本场5台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正在航站楼5个区域进行充电桩一期建设,预计2019年底将完成12个充电桩建设,可满足即将投入的43台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车桩比3.6:1;2020年预计将增加各类新能源车辆42台,内场新能源车辆将达到88台,同时计划进行二期充电桩建设,增加18个充电桩,届时本场充电桩将达到30个,可满足本场共88台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车桩比2.9:1。
落实车辆尾气达标改造
为落实好国三及以下排放汽柴油车辆的尾气达标改造工作,珠海机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主动前往相关单位学习交流,引进3家企业进场开展尾气达标试改工作,截止今年10月,已经完成6台车辆的尾气试改工作,改造后使用效果良好。接下来将根据改造经验,狠抓项目落实,确保年内完成54台车辆的尾气改造任务,达到60%的目标。
推动靠桥飞机使用APU替代设施
APU全称为Auxiliary Power
Unit即辅助动力装置。在大、中型飞机上和大型直升机上,都装有独立的辅助动力装置-APU。在地面时APU提供电力和压缩空气(波音787系列除外),保证客舱和驾驶舱内的照明和空调,在飞机起飞时使发动机功率全部用于地面加速和爬升,改善了起飞性能。降落后,仍由APU供应电力照明和空调。纵使APU有较多优点,但是使用APU会产生噪音和废气等,会造成机场场内工作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污染。以波音B737机型为例,APU运行30分钟就会产生1公斤的一氧化碳、0.25公斤的碳化物、0.05公斤的氢化物和0.045公斤的硫化物,这些废气将对机场空气造成污染,影响机场地面工作人员以及旅客的身心健康。2011年4月,珠海机场开始逐步推进用提供清洁能源的桥载设备替代飞机APU工作。2019年4月,所有廊桥机位桥载设备已替换完毕顺利交付使用,截止目前,APU替代项目签约航空公司签约率100%。
详实计划稳步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目工作
珠海机场高度重视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各项目专责小组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按时间节点把控进度和质量,推进项目的有序开展,成立了珠海机场驻场单位组成的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合工作组,编制了《珠海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合工作计划》;与此同时,珠海机场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2019年计划投入5,736万元进行车辆尾气达标改造、油改电、充电桩建设、桥载设备及其智能监测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2020年底,实现珠海机场场内运行电动化水平显著提升,协同减少机场场内噪音和排放,明显改善机场场内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全面落实民航局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